中國百大寺廟 中國百大寺廟全集(67) 亦武亦禪說少林-登封少林寺.(68) 白馬駝經跡有靈-洛陽白馬寺 / Zhong Guo Bai Da Si Miao Quan Ji Yi Wu Yi Chan Shuo Shao Lin-Deng Feng Shao Lin Si. Bai Ma Tuo Jing Ji You Ling-Luo Yang Bai Ma Si

Type
Audio/Visual
Authors
Category
Video-DVD
[ Browse Items ]
Publisher
Volume
V67-68
Subject
Video
Series Name
Abstract
(67) 亦武亦禪說少林-登封少林寺
位於河南省登封縣,創建於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),因其位處少室山林中,故稱少林寺。迄今一千五百年來,少林寺屢興屢廢。北周大象年間(580),曾改為涉山古寺,後復舊稱。隋代進行修茸。唐代規模宏大。此後荒廢。元代中興。民國後,因軍閥混戰,寺遭兵燹焚毀。新中國成立後,屢加修繕,漸復舊觀。現有山門,大雄寶殿、千佛殿(眾稱毗盧閣)、法堂、地藏殿、白衣殿、達摩亭及方丈室、僧寮等建築。寺西北有"初祖庵",後殿稱"面壁庵",,原有達摩面壁影石,現已毀。寺西有塔林。自唐代至清代,一千多年間少林寺僧人墓塔均建於此,是研究少林寺人物及歷代有關墓塔建築的重要實物。
(68) 白馬駝經跡有靈-洛陽白馬寺
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部,1983年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。白馬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(68),是中國佛教的第一座道場。白馬寺作為中國佛教傳播初期最早的譯經道場,第一部漢文佛經--《四十二章經》即由攝摩騰、竺法蘭在白馬寺譯出。其後,曇柯迦羅譯出了第一本漢文戒本--《僧袛戒心》,並立羯摩受戒,為我國佛教戒律之始。此外,見於記載或相傳在白馬寺譯經的,還有支婁迦識、安世高、竺佛朗、安玄、支曜、康孟祥、康巨、康僧鎧、曇諦、竺法護、佛陀扇多等許多古代西域高僧、譯經大師,大量經典的譯述與流通,為中國佛教進入隋唐鼎盛時期,奠定了初步基礎。
位於河南省登封縣,創建於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),因其位處少室山林中,故稱少林寺。迄今一千五百年來,少林寺屢興屢廢。北周大象年間(580),曾改為涉山古寺,後復舊稱。隋代進行修茸。唐代規模宏大。此後荒廢。元代中興。民國後,因軍閥混戰,寺遭兵燹焚毀。新中國成立後,屢加修繕,漸復舊觀。現有山門,大雄寶殿、千佛殿(眾稱毗盧閣)、法堂、地藏殿、白衣殿、達摩亭及方丈室、僧寮等建築。寺西北有"初祖庵",後殿稱"面壁庵",,原有達摩面壁影石,現已毀。寺西有塔林。自唐代至清代,一千多年間少林寺僧人墓塔均建於此,是研究少林寺人物及歷代有關墓塔建築的重要實物。
(68) 白馬駝經跡有靈-洛陽白馬寺
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部,1983年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。白馬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(68),是中國佛教的第一座道場。白馬寺作為中國佛教傳播初期最早的譯經道場,第一部漢文佛經--《四十二章經》即由攝摩騰、竺法蘭在白馬寺譯出。其後,曇柯迦羅譯出了第一本漢文戒本--《僧袛戒心》,並立羯摩受戒,為我國佛教戒律之始。此外,見於記載或相傳在白馬寺譯經的,還有支婁迦識、安世高、竺佛朗、安玄、支曜、康孟祥、康巨、康僧鎧、曇諦、竺法護、佛陀扇多等許多古代西域高僧、譯經大師,大量經典的譯述與流通,為中國佛教進入隋唐鼎盛時期,奠定了初步基礎。
Description
國語發音 中文字幕
In Mandarin with Chinese Subtitles
In Mandarin with Chinese Subtitles
Number of Copies
1
Library | Accession No | Call No | Copy No | Edition | Location | Availability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Main-FGS Temple of Toronto in Mississauga | 90245 | VC520 | 1 | Video | Yes |